Michael Schønwandt
-
规格:20首
流派:古典
发布:2022-12-27
公司:Challenge Classics
专辑介绍:
这套由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Netherlands Radio Chamber Philharmonic)及其首席指挥Michael Schønwandt录制的双CD专辑,收录了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的四部交响曲和他的两部鲜为人知的作品,包括早期不完整的《g小调交响曲‘zwickau’, Woo 29》,以及由Hans de Vlieger编曲的最初为踏板钢琴而作的六首赋格曲中最后一首——《BACH, Op. 60》。
丹麦指挥家Michael Schønwandt于2000年至2011年担任哥本哈根皇家管弦乐队和皇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10年9月,他担任荷兰广播室内爱乐乐团首席指挥,他还曾经担任过柏林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92-1998年)、丹麦国家广播交响乐团首席客座指挥(1987-2000年)和皇家佛兰德斯爱乐乐团首席客座指挥。
Michael Schønwandt曾经在Dacapo唱片公司录制了卡尔•尼尔森(Carl Nielsen)的完整交响曲,并发行了执棒丹麦皇家管弦乐队的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DVD版。
作品简介——舒曼《交响曲全集》
虽然舒曼的特长是在小规模的钢琴、声乐作品上,但是他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曲却始终受到广大听众们的喜爱和欢迎,其中比较著名的是两部标题作品——《第一交响曲“春天”》以及《第三交响曲“莱茵”》。前者充满了浪漫而欢快的气息,而后者反映了莱茵河的生活情调,充满着情趣和优美的旋律。当然《第二交响曲》以及《第四交响曲》同样也是值得仔细聆听的,尤其是最后一部,普遍被认为是舒曼最为尽善尽美的交响曲作品。
《春天交响曲》创作于1840-1841年间,并很快首演,由门德尔松指挥。其时正当舒曼和克拉拉的婚礼之后。也正是从这时起,舒曼的创作从单一的钢琴曲转向了多种题裁。譬如在他刚结婚的1840年内,一口气就写下了一百几十首歌曲。本曲被称为《春天交响曲》,据说这是得自贝托嘉的《春之诗》的感触。开始乐章活泼而有震撼力的降B大调第一主题表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第二乐章是一首舒缓感人的夜曲,优美而华丽,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欢乐;第三乐章是海顿小步舞曲乐章和贝多芬谐谑曲的某些东西的奇妙结合,第一主题的切分音型充满了生气。末乐章回到降B大调快板,以表达民间节庆的欢乐来向春天告别,第一主题是个优雅的小精灵舞曲,充满了戏剧性。
《C大调第二交响曲》实际上是舒曼交响曲的第三首,但是由于它的前一首因还在修改而较晚出版,这首《C大调第二交响曲》完成于1845-1846年之间,而到了1847年11月才出版。这首交响曲随时给人一种萧瑟的感受,这部作品的写作期间舒曼身心失调缠绵病榻,深受其苦。在这首交响曲中,没有病人的长吁短叹,但他浪漫的气质也不见其中,代替而来的是深沉而富张力的戏剧性表现。
《莱茵交响曲》虽被编为舒曼的交响曲第三号,事实上却是他完整交响曲作品中的第四首,也是最后一首。1850年秋天,他以惊人的速度在五个星期内完成此曲,当时这位德国作曲家才刚迁居至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并且担任该城管弦乐队音乐总监。舒曼以乐观的心情来面对这次迁居,全曲五个乐章有多处透露着这个信息,尤其是在节庆气氛的第一乐章,他所标示的表情是“活泼的”,曲中洋溢着阳光般的热情、圣咏般的肃穆,以及令人喘不过气的活力,并列穿插,如此便自然地产生令人头昏眼花的张力;第二乐章虽名为诙谐曲,事实上是一首自由发挥的兰德勒舞曲,原本命名为“莱茵河上的清晨”。随后的间奏曲继续反映舒曼创作时的宁静心境;乐曲对标题“莱茵”唯一的明显提示是在第四乐章,据推测,舒曼是在科隆附近的一座教堂,看到大主教晋升场景时而激发出的灵感。此处的音乐有别于此曲的其他部分,肃穆庄重,让人联想起在深邃浩瀚的哥特式大教堂中听到的行进音乐。终乐章是一首轻快的进行曲,为全曲画上精力充沛的句点。
《d小调第四交响曲》早在舒曼创作《第一交响曲》时已经开始动笔,但直到1851年才修订出版,所以编号为第四。此曲是主题变形的卓越的先例,几乎从头至尾建立在两个动机上;例如他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四重奏的第一乐章。有时也会出现使他的管弦乐配器不够理想的“败笔”,那是由于他用了“钢琴”思维,缺少管弦乐训练和经验的原故。不过,这些弱点既没有老一代音乐家渲染得那么严重,也绝不是把这些重要作品演奏得不像样的借口。
专辑曲目:
Symphony No. 1 in B-Flat Major, Op. 38 Spring: Andante un poco maestoso – Allegro molto vivace | 00:10:36 1714M |
¥35.00 |
|
|
---|---|---|---|---|
Symphony No. 1 in B-Flat Major, Op. 38 Spring: Larghetto | 00:06:20 1024M |
¥35.00 |
|
|
Symphony No. 1 in B-Flat Major, Op. 38 Spring: Scherzo: Molto vivace – Trio I: Molto piu vivace – Trio II | 00:05:05 822M |
¥35.00 |
|
|
Symphony No. 1 in B-Flat Major, Op. 38 Spring: Allegro animato e grazioso | 00:08:20 1348M |
¥35.00 |
|
|
Symphony No. 2 in C Major, Op. 61: Sostenuto assai – Allegro, ma non troppo | 00:11:41 1887M |
¥35.00 |
|
|
Symphony No. 2 in C Major, Op. 61: Scherzo: Allegro vivace | 00:06:45 1092M |
¥35.00 |
|
|
Symphony No. 2 in C Major, Op. 61: Adagio espressivo | 00:08:43 1410M |
¥35.00 |
|
|
Symphony No. 2 in C Major, Op. 61: Allegro molto vivace | 00:08:30 1373M |
¥35.00 |
|
|
Sechs Fugen über den Namen BACH, Op. 60: Fuge No. 6 | 00:07:23 1192M |
¥35.00 |
|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97 Rhenish: Lebhaft | 00:09:36 1550M |
¥35.00 |
|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97 Rhenish: Scherzo: Sehr mäßig | 00:06:14 1008M |
¥35.00 |
|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97 Rhenish: Nicht schnell | 00:04:31 731M |
¥35.00 |
|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97 Rhenish: Feierlich | 00:05:20 861M |
¥35.00 |
|
|
Symphony No. 3 in E-Flat Major, Op. 97 Rhenish: Lebhaft | 00:05:43 925M |
¥35.00 |
|
|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Andante con moto – Allegro di molto | 00:08:17 1339M |
¥35.00 |
|
|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Romanza: Andante | 00:02:58 481M |
¥35.00 |
|
|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Scherzo: Presto | 00:06:13 1006M |
¥35.00 |
|
|
Symphony No. 4 in D Minor, Op. 120: Largo – Finale: Allegro vivace | 00:05:39 912M |
¥35.00 |
|
|
Symphony in G Minor, WoO 29 Zwickau: Moderato allegro | 00:09:40 1562M |
¥35.00 |
|
|
Symphony in G Minor, WoO 29 Zwickau: 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 – Intermezzo quasi scherzo: Allegro assai – Andantino | 00:07:51 1270M |
¥35.00 |
古典音乐的特点:
结构性:古典音乐强调音乐的结构和形式,如奏鸣曲式、交响曲、协奏曲等。
和声:古典音乐中的和声运用非常丰富,是音乐表达的重要手段。
旋律:旋律在古典音乐中占据核心地位,许多作品以其优美的旋律而闻名。
乐器:古典音乐使用各种乐器,包括弦乐器(如小提琴、大提琴)、木管乐器(如长笛、单簧管)、铜管乐器(如小号、法国号)和打击乐器等。
作曲家:古典音乐有着众多著名的作曲家,如巴赫、贝多芬、莫扎特、柴可夫斯基等。
演奏形式:古典音乐的演奏形式多样,包括独奏、室内乐、交响乐、歌剧等。
情感表达:古典音乐能够表达广泛的人类情感,从喜悦到悲伤,从平静到激情。
古典音乐的主要时期:
中世纪音乐:大约从5世纪到14世纪,特点是宗教音乐占主导地位。
文艺复兴:大约从14世纪到16世纪,音乐开始注重对位和复调。
巴洛克:大约从1600年到1750年,特点是复杂的和声和装饰性的旋律。
古典主义:大约从1750年到1820年,音乐变得更加清晰、平衡和对称。
浪漫主义:大约从1820年到1900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和音乐的戏剧性。
20世纪音乐:音乐风格多样化,包括印象派、表现主义、序列音乐等。
古典音乐的影响:
古典音乐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音乐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现代音乐、电影配乐、流行文化等领域产生了影响。
如果您对古典音乐感兴趣,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探索和欣赏,如参加音乐会、收听广播、观看音乐节目、阅读相关书籍等。古典音乐的世界非常广阔,总有一些作品和风格能够触动您的心弦。
DSD格式的特点:
高分辨率:DSD格式的采样频率非常高,通常为2.8224 MHz(对应于SACD的采样频率),远高于CD的44.1 kHz采样频率。
高比特率:由于高采样频率,DSD格式的比特率也非常高,可以达到约5.6 Mbps,这使得它能够捕捉到音频信号中的细微差别。
无损编码:DSD格式使用1位的脉冲密度调制(PDM)编码,这种编码方式可以减少量化噪声,提供更纯净的音质。
兼容性:DSD格式可以转换为PCM(脉冲编码调制)格式,因此可以在不支持DSD的设备上播放。
音乐制品:DSD格式常用于高保真音乐制品的制作,尤其是SACD(Super Audio CD)。
存储介质:DSD格式的音频文件通常存储在SACD光盘、高分辨率音频下载服务或流媒体服务中。
播放设备:播放DSD格式的设备需要支持高分辨率音频解码,这包括一些专业的音频播放器和一些高端的音频设备。
音质体验:许多音乐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认为DSD格式提供了更加丰富、细腻和自然的音质体验。
DSD格式的类型:
DSD64:基本的DSD格式,采样频率为2.8224 MHz。
DSD128:采样频率为DSD64的两倍,提供更高的音质。
DSD256:采样频率为DSD64的四倍,是DSD格式中的最高标准。
评论0